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成立了人力资源部,也基本都在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深化企业的人力管理。根据我们多年为大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,我们发现相对于大型民营和合资企业,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实更为薄弱。当然这也是有其自身原因与背景的。一是老板不重视,二是员工数量较少且大多围绕生产开展工作,三是缺乏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。
这里我要说的是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,但也需要实行专业化和制度化的管理。经常发现在中小企业存在以下现象:许多员工身兼数职、能者多劳;老板喜欢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,处处越级,导致中层威信全失;出现问题后说的人多但去解决问题的人却没有,互相推诿,职责不明;员工能力缺少评价机制导致,内部薪资仅凭老板主观定,收入不公平也不公开……
以上现象的长期存在足以引起我们的经营者重视,必须尽快建立各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,使得人才的引进、激励、考评制度化;内部分工与岗位职责权限明晰化、条理化;工作路线与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流程化、标准化。下面我们就大致谈谈具体解决步骤:
首先,在明确内部管理关系的前提下,对每个岗位人员的基本素质,包括所担任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、工作技能、工作内容及具体操作流程、涉及表单与文档记录等做出具体的书面规定与明确要求。
其次,针对上述人员的知识与技能中的不足部分进行内部培训提升,不仅要学习岗位操作技能,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路线程序等,尤其是信息与表单的传递。
第三、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,这里我们强烈建议进行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的评定,建立岗位责任、贡献与待遇相一致的薪酬体系,打破论资排辈、行政职务对基层员工,尤其对有能力的基层员工的压制。建立“竞争上岗、易岗易薪、不分职务、能力为上”的技能工资制度,为人才的晋升与发展开辟空间。
第四,对岗位任职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与考核,督促提升,同时引入淘汰机制。
第五,构建具有中小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,这里说的不应该是老板文化,而是员工文化,应以员工为核心,老板搭建舞台的一种体现欣欣向荣的本土文化。它可以凝聚士气,树立企业形象,提高企业效益,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。
只有每位员工都对自己的权利与责任都非常清楚了,工作程序也明确了,薪资的内部公平性也实现了,绩效考核机制也完善了,员工才会真正认同企业,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,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效率也才会大大提高。
最后要补充一点的是,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内容不仅是员工层面,更要包括领导层。只有领导层的表率作用才能影响员工的心理和思维方式,其行为才能真正决定这些改进方法的落地执行和效果的保证。 |